互联网一直都是一个很大的命题,今有“按键”伤人。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,多位全国人大代表、全国政协委员再次将重点放在了遏制网络暴力的议题上,大家来看看G7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内容吧。
例如继2021年全国两会后,全国人大代表、TCL创始人李东生今年再次建议,完善网络暴力的相关司法解释,针对打击网络暴力进行专门立法。与此同时,全国政协委员、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魏世忠也建议,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强化互联网平台责任,将严重危害社会的网络暴力行为纳入公诉案件范围,以有效遏制网络暴力这一不良现象。
舌上有龙泉,杀人不见血。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,人们发声的门槛越来越低,发声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。“新鲜事”一出,屏幕的一边,不少人便在戾气的裹挟之下,被“非黑即白”的二元思维支配着罔顾是非:他们打着正义的旗帜,一边倒地忙着站队,借着网络的匿名性,宣泄着个人的情绪。
而在屏幕的另一边,是取个快递就成了出轨的“社会性死亡”,是泳池的一场冲突带走的一个生命,是事情全貌尚未浮出水面,便被逼的一句“生来即轻,还时亦净”了结此生的悲剧。这些看似匪夷所思却真真实实地发生的事情,背后藏着的是网络暴力的狰狞面孔和无法弥补的生命之痛。
“她们的死,不过像在无边的人海里添了几粒盐,虽然使扯淡的嘴巴们觉得有些味道,但不久也还是淡,淡,淡。”近百年前,鲁迅便在《论“人言可畏”》中道破了看客的“用嘴杀人”。如今互联网的存在更加速了这种“人言可畏”的威力。每每出现此类事件,也总有人扯过那段经典的台词:“你看到是谁开的枪吗?” “我看不清,他站在道德制高点上,他在阳光下。”
说到底,那些所谓的“网络正义”,不过是躲在键盘里的情绪狂欢,仗着法难责众为虎作伥。因而根治网络暴力,既要找准病灶,更要刮骨疗毒。
近年来,无论是司法解释还是治理规定,无不瞄准遏制网络暴力发力。但不得不承认的是,分散于《民法典》《刑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《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》等众多规定,也削弱了对网络暴力的遏制力度。
正如李东生所言,打击网络暴力专门立法,迫在眉睫。从根源上,一套行之有效、针对性强的专项法律,不仅要严惩施暴者,更要保护受害者。而平台在整个网络暴力的“闭环”之中,也不能放任自流。过往的悲剧表明,流量驱使之下的平台,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许之下,往往容易纵容那些心怀不轨的诋毁、引战和谩骂,继而在恶性循环中加剧网络暴力的杀伤力。
都知“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”,但真要形成良好的互联网环境,网上网下的共同合力还是免不了的,欢迎大家来G7小编这里了解更多。